游客
题文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川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下图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它表达的主旨是

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
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该情况体现了

A.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
B.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
C.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

下图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的观点,它们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文化学者吴方在著作中写道:“元杂剧成为突出的文化史现象,似乎正反映出传统与时代纵横交会或者说一种‘文化碰撞’。如果元代文人不是抛舍仕途流连于吟风弄曲的光景,一掬其才智,戏曲便仍停留在简陋的艺术和思想水平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宋元以来都会生活的要求,也不可能产生雅俗结合的元杂剧”。这说明
①元杂剧对诗体的解放,逐渐占据文坛重要位置
②瓦肆、勾栏为元杂剧提供了生存发展土壤
③杂剧的灵活与通俗隔离了元代社会政治生活
④元代文人反对科举,表达出对社会的反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