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尼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据甲、乙两图判断1~4题。
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流动应为
| A.东部气流上升 | B.西部气流下沉 |
| C.呈顺时针流动 | D.呈逆时针流动 |
乙图为2007年8月以来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与常年平均值差异,图中反映出
| A.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相差4度 |
| B.澳大利亚东、西岸水温相差1.5度 |
| C.东南太平洋为一暖水区,水温高于西太平洋 |
| D.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水温增幅较大 |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 B.智利北部降水量增多 |
| C.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增多 | D.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 |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与洋流变化相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赤道暖流增强 | B.西风漂流减弱 | C.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 D.秘鲁上升流消失 |
右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河谷夜雨多 | B.山顶昼雨少 |
| C.坷谷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下列流域中,蓝水最多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 B.长江流域 |
| C.黄河流域 | D.黑龙江流域 |
据报道,火星移民计划即将启动,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中,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移民目的地。下表为类地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据表可知()
| A.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
| B.火星的大小最接近地球 |
| C.火星的质量最接近地球 |
| D.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最接近地球 |
读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C.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D.D处可能形成瀑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B.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C.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生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M、N两地图上距离为6.7cm,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那么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1:25000,000 |
| B.1:5000,000 |
| C.图上1cm相当于地面距离25km |
| D.五百万分之一 |
下图为M到N的地势变化剖面图,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