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尼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据甲、乙两图判断1~4题。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流动应为
A.东部气流上升 | B.西部气流下沉 |
C.呈顺时针流动 | D.呈逆时针流动 |
乙图为2007年8月以来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与常年平均值差异,图中反映出
A.赤道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相差4度 |
B.澳大利亚东、西岸水温相差1.5度 |
C.东南太平洋为一暖水区,水温高于西太平洋 |
D.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水温增幅较大 |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 B.智利北部降水量增多 |
C.印度尼西亚降水量增多 | D.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 |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与洋流变化相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赤道暖流增强 | B.西风漂流减弱 | C.北太平洋暖流减弱 | D.秘鲁上升流消失 |
下列省区不是全被北回归线横穿的有
A.福建省、海南省 | B.台湾省、广东省 |
C.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 D.云南省、广东省 |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2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
台风过境前后,下烈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
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条件 | B.水文条件 | C.土壤条件 | D.气候条件 |
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 | B.热量条件 | C.河流汛期 | D.降水总量 |
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B.输水——一减少过程损耗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