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据河南省气象局专家介绍,自2008年11月下旬以来至09年2月底,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据统计,近六成的麦田受旱,有三百六十多万亩出现黄苗,有四十多万亩出现枯苗死苗现象。
材料二 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
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
(1)据图说出河南省土壤湿度的分布总体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图说出西南五省市干旱的总体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气象灾害,为预防和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图中显示抚养比与就业比大体呈现_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
(2)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试分析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读澳大利亚(图甲)和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2)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生产特点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读我国2013年10月29日14时-30日14时降水量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该时段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描述西宁与兰州降水形式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
(3)描述太原以东霜冻线的走向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