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现象。这一政策源于
A.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社会化 | 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 |
C.二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 |
16世纪,给天主教势力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的是( )
A.宗教“异端”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农民起义 | D.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关于国家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权利是神所授 |
B.国家权利是唯一合法的权利 |
C.世俗统治者的权利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
D.国家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 )
A.英国圈地运动中发生了“羊吃人”的悲剧 |
B.美国内战后被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 |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
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
克里米亚战争的实质是( )
A.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争夺土耳其的斗争 |
B.沙皇俄国与土耳其的斗争 |
C.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 |
D.欧洲列强反对俄国革命的战争 |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