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
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有权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
的
A.美国、法国、德国 | B.美国、英国 |
C.美国、德国 | D.德国、法国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有泰勒、强森、克利夫兰、胡佛、杜鲁门、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均未能幸免。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 | B.分权制衡 | C.两党制 | D.联邦制 |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个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 B.革命的彻底性 |
C.市民的整体素质 | D.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
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
B.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
C.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