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 B.宽容他人 |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 D.敬畏自然 |
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兴亡与都邑之转移。”此处“都邑之转移”应是指政治中心
A.自西方而移于东方 | B.自东方而移于西方 |
C.自南方而移于北方 | D.自北方而移于南方 |
在古文言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她”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的萌发 | B.辛亥革命时期 | C.新文化运动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后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
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根据上面内容,小张同学认为“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主宰着当今世界”,由此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参与”的结论,该判断
A.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B.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
C.理解得准确,结论不合理 |
D.理解得准确,结论合理 |
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