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5。完成1-3题。

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两地情况不同的有
A.昼长 B.地方时 C.自转角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
2.若EO、FO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2时 B.4时 C.18时 D.20时
3.若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EP、FP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
A.P地的地理坐标为70°N,90°E
B.E、F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
C.E、F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D.P、E、F三地的昼长相同
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经营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 |
| B.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
| C.处于大分水岭的西侧,降水少,水源不足 |
| D.土壤贫瘠 |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右图),回答11题。
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A.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环境恶化等问题 |
|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
|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 D.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
关于城市中由书店和书亭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书店等级低,数目少,彼此距离大 |
| B.书亭等级高,数目多,彼此距离小 |
| C.书店等级高,数目少;书亭等级低,数目多 |
| D.书店位于书亭中央,其服务范围是书亭的3倍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如下图,读下图回答第9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 A.甲—绿化用地、乙—住宅区、丁—商业区 |
| B.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丁—绿化用地 |
| C.甲—住宅区、乙—商业区、丁—绿化用地 |
| D.甲—绿化用地、乙—商业区、丁—住宅区 |
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 B.东北风、西南风 |
| C.西北风、东南风 | D.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