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部沿海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洋流①的名称是________,它所属大洋环流的流向是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2)洋流②③从性质上看,②属________,③属________。
(3)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有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该渔场形成的自然条件。
(4)海洋矿产资源中,开发潜力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是
A.海盐 | B.锰结核 | C.海底石油(气) | D.滨海砂矿 |
(5)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出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表l)
耕地(公顷) |
森林面积(公项) |
淡水(立方米) |
0.1 |
0.1 |
2000 |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表2)
人口(万) |
面积(平方千米) |
耕地(公项) |
森林面积(公顷) |
年径流总量(有效)(立方米) |
8200 |
16万 |
920万 |
800万 |
2200亿 |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公顷。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l)目前该地区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未来20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选择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空格内。
A.破坏生态平衡 | B.土地退化 |
C.人均耕地减少 | D.植被破坏 |
E.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F.毁林开荒
G.自然灾害频繁H.燃料需求增加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简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简要分析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读“某高原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________的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民居形式是__________,而图中的民居形式则是_______,只在_______高原上常常能见到,故此图的_______与_________是不一致的。
(3)图中所示高原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经济地带),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是__________,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干湿区。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的有( )
①判断水体的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