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小寒食①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一个“愁”字贯穿全诗,请结合诗句说说诗歌表现了哪些方面的“愁”。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
B.颔联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
C.颈联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十九首(之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关于“荣名”一词,历来解释不一,请谈谈你对“荣名”的理解并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你这样理解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①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诗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①鸾镜: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②芳尊:酒杯。
(1)诗歌前四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杂诗六首(其一)
宋·刘挚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注】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悲”情?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