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请根据内共生假说回答问题:
(1)通过DNA测序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序列应与哪些(类)生物相似?
。
(2)以下研究支持内共生假说的有 (选填字母)
A.对玉米叶绿体rRNA的研究发现,与细菌的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
B.叶绿体中许多代谢途径与蓝藻相似而与细胞质不同 |
C.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 |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能自我复制 |
(3)已知氯霉素能抑制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现用氯霉素分别处理线粒体的核糖体和真核生物细胞质的核糖体,请预测实验结果 。
(4)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2层膜,其外膜的组成成分有 ,
其内膜的组成与 的细胞膜相似。
(5)2002年,科学家利用绿藻和红藻模拟被它种生物(原生生物)吞噬的过程,结果获得成功。据研究发现,裸藻和隐藻等原生生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有3至4层膜,原生生物叶绿体具有多层膜现象的原因是 ,经过长期演化,形成多层膜的叶绿体。
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_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_____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__________。
图1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环境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______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
(2)若在20℃与37℃积累的有机物量相等,则37℃光反应产生的[H]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若20℃时因某种原因部分气孔突然关闭,则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当环境温度处于55℃~60℃时,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相关的酶的活性情况是___________。
(3)现已从该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图2)。如果在色素提取过程中,没有加碳酸钙(主要作用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则无显著变化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
请你解读与酶有关的图示、曲线:
(1)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和图2分别表示了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图4 和图5 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请分析回答:
图4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从图5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底物足量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
请完成以下呼吸作用相应练习:
(一)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_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__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
(二)图1表示萌发小麦种子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商(呼吸商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比值)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1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物质E表示_______。
(2)图2实验装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下经10min观察墨滴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不动,乙装置中墨滴左移,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如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则10min内小麦种子发生图 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在25℃下10min内,如果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这说明该小麦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除糖类外还应有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5)为校正装置甲中因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细胞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图中细胞器__________(填字母),植物根尖细胞含有图中细胞器__________ (填字母)。
(3)细胞器B内部由于结构__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大大扩大了膜面积。
(4)同一细胞中,氧气分子从细胞器A内部进入细胞器B内部,需穿过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