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 A. |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 B. |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
| C. |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 D. |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下列四幅地图所反映的国际局势,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相关的是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④市场调节为主
|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 B. |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
| C. |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 D. |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