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2月28日,酝酿一年半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面世。按照中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规划纲要文本从今天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的做法 (   )

A.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B.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
C.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9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彼得堡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说,总理女士是物理学博士,我由“牛顿力学三定律”联想到如何更好推动中德关系发展,一是牢牢把握中德合作的“惯性”,二是通过深化务实合作提升中德关系的“加速度”,三是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下列有利于减少中德关系“反作用力”的是
①巩固中德战略同盟,努力消除双方利益分歧
②双方要着眼共同利益,求大同、存小异
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导世界格局变化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互利共赢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G2”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会成为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新的借口
②这将是改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转折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要求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这次中国投了赞成票。而在此之前,安理会曾三次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但由于决议草案内容失衡、对叙政府单方面施压,中俄三次投了否决票,使得三份草案都未能通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俄行使否决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外交基本准则
④我国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框架内解决叙利亚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召开的G20峰会中,大国之间的合纵连横,掀起一波又一波暗流,冲击这个不稳定的世界格局,使得世界局势愈发复杂。这一现实

A.表明了世界多极化处在发展中   B.体现了不同国家间难以存在共同利益
C.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反映了政治实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实质

近“远亲”,善“近邻”,是中国外交纵横捭阖,广结善缘的底色。自2013年3月至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可用“排队”来形容。这种局面有利于
①合作共赢,主导国际秩序②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③增进互信,推动和平发展④维护国家利益,实现独立自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