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人口的迁移以短距离的省内迁移为主,省际迁移的频率呈上升趋势。省际迁移人
口从地区分布上看既分散又集中,迁往外省的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但又主要集中于华东区的六个省市,迁入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8个省区。迁出人1:7的性别比高于迁入人口的性别比。迁往省外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高于外省迁入人口相应的比重。福建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日益频繁,华人、港澳台胞是流入福建的主要对象。而侨眷侨属到海外探亲旅游也逐年增多。
(1)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影响福建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起重要作用的
因素是什么?
(2)福建省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的省内迁移为主”,你认为其人口迁移的具体指向是
什么?说明理由。
(3)分析福建省的迁人人口相对集中地来自四川、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广西、江
苏、湖南8个省区的主要原因。
(4)分析福建人口的国际迁移和流动的特点及其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这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当地球再公转90°,那时南半球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将_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
(6)A、D昼长相差____________小时。
(7)A、B、C、D四点,地方时相同的有____________;当地球自转180°后,A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时。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此时为(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⑵ A地地处五带中的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季。
⑶ 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⑷ 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⑸ A和B都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移动的距离A比B(长、短)。
⑹ A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⑺ B在A的方向,C在B 的方向。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图中A.、B各代表什么地震波:A.B
⑵写出图中C、D、E各界面名称:CD
⑶在2900km深处,A.波,B波波速,从而可以推测E层物质状态为
⑷在图中用铅笔描绘出“软流层”。

读图,回答问题:

(l)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A:角 B:平面 C:平面
(2)图中数字①是和C平面斜交的角度,目前它的读数是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1)图甲中反映的是 ______________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B位于 ___________省,图中的等值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 ,
该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影响。
(3)图丙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