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菲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郡成为世界性的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比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
①资本原始积累 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了解历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漫画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右侧漫画内涵的是(注:图中文字为“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
A.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负担 |
B.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D.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
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明经 |
选《札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工任其消长 | B.农业依赖百工 |
C.百工亦为农业 | D.农工比重适当 |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
C.自然经济无需商业 | D.封建统治者“重本抑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