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1~2题。

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回答1—2题。

1.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2.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城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据此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2.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②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这种产业转移也可以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座落
D.为逃避野兽袭击
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下图表示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A→B→C B.B→C→A C.B→A→C D.C→A→B
2.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