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水日”呼唤地球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曾有人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人们将主题定格在“应对水短缺”。下图中虚线表示输水线,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中国家所在半球为西半球,该输水路线方向是 。
(2)比较甲、乙两地水资源差异及原因。
如果图中为120°W:
如果图中为120°E:
(3)如果图中国家所在半球为东半球,则正常年份甲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 ,原因是 。
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化“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
A.开发期, | B.增长期, | C.成熟期和 | D.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 |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判断,信息产业处于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阶段,纺织工业处于________或________阶段(填字母)。
(2) 材料二中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 主要是以 密集型产业为主。
(3)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是 和 。
(4)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外资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突发性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隐患点589处,主要分布在延庆、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等山区县。
(1)描述图示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图文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区域的西、北部多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
旱地 |
城镇用地 |
工矿用地 |
草地 |
其他 |
河渠 |
489 |
-7 |
0 |
235 |
48 |
滩涂 |
43 |
-155 |
-2 027 |
0 |
17 627 |
水库坑塘 |
25 657 |
-33 |
-211 |
5 694 |
926 |
水田 |
76 |
-793 |
1 053 |
0 |
0 |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A.水库坑糖 滩涂 水田 河渠 | B.河渠 水田 滩涂 水库坑塘 |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滩涂 | D.河渠 水库坑塘 滩涂 水田 |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 B.水鸟栖息地减少 |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D.湿地面积减少 |
读下表(单位:亿人),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
发达国家人口 |
发展中国家人口 |
||
城市 |
农村 |
城市 |
农村 |
|
1920 |
1.1 |
5.6 |
0.8 |
10.7 |
1940 |
3.6 |
4.8 |
1.56 |
13.6 |
1960 |
4.8 |
6.1 |
3.6 |
15.6 |
1980 |
7.9 |
4.4 |
6.2 |
25.9 |
2000 |
11.1 |
4.4 |
20 |
24.4 |
(1)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2)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是 。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 (字母).
(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 国家或地区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 (字母)模式转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而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