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 B.农工商皆本 |
C.以农为本 | D.重农轻商 |
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
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 |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的政治权利是( )
A.参加雅典执政官和十将军选举 |
B.免除陶片放逐法的惩罚 |
C.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
D.有将欠债的生意伙伴收为自己奴隶的权利 |
观察下图,图示中的①、②应分别填写的内容是()
A.贵族、平民 | B.平民、君主 |
C.贵族、奴隶 | D.贵族、君主 |
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
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
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
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
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 |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
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