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
C.癌变和衰老都是细胞的正常生命现象 |
D.癌细胞与衰老细胞都有基因表达 |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C.稳态遭到破坏可导致疾病 |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
B.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
D.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
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
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位”,它们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
C.该蜣螂的可遗传变异来自于突变和基因重组 |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