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
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利用F2各表现型叶片的提取液作实验,如果提供含氰糖苷和氰酸酶两种材料,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叶片 |
表现型 |
提取液 |
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 |
提取液中加入氰酸酶 |
叶片I |
产氰 |
含氰 |
产氰 |
产氰 |
叶片Ⅱ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产氰 |
叶片Ⅲ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产氰 |
不产氰 |
叶片Ⅳ |
不产氰 |
不含氰 |
不产氰 |
不产氰 |
(1)氰产生后,储存在牧草叶肉细胞的 (细胞器)中,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 。
(2)两个不产氰亲本的基因型是 和 ,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 。
(3)叶片Ⅱ的叶肉细胞中缺乏 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 。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为________,湿度为________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最多。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
(2)经调查,若第一年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若在自然环境中,此昆虫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产热(大于、等于、小于)散热造成的。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调节和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当人体皮肤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代表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免疫过程为________(细胞、体液)免疫。
(2)细菌作为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________细胞加工处理。
(3)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在一些细胞因子(如图中IL-2)的协助下,分裂、分化成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前者分泌大量的________进入到________中,后者留在体内对同一类型的病原体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下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就会分泌[激素A] ________,激素A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激素B] ________。激素B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其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的环境。
(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①和②过程抑制 ______和______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
(2)图2中的①表示________, ①中物质的释放使④________发生电位变化。
(3)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取指血进行化验,针刺破手指时并未将手指缩回,说明缩手反射要受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