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 )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 B.宽容他人 |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 D.敬畏自然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⑤不关心美洲以外的事务
A.①③ | B.④⑤ | C.②③ | D.①④ |
图5是1936年3月10日《费城记录报》上发表的一幅图片。图中军队踩踏的是凡尔赛条约等文件。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
B.德国军队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
C.日本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 |
D.德国军队入侵波兰 |
导致德、日两国法西斯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 |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且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满 | |
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活动的核心 |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说:“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但罗斯福却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为克服恐惧,罗斯福采取了
①复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②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民生活 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民经济国有化 ④下令银行暂停营业,恢复其信用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实施的条件 | B.所有制结构 | C.经济管理模式 | D.产品分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