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b、c、d分别为细胞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
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A.沃森和克里克 | B.摩尔根 | C.孟德尔 | D.卡尔文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
B.受精时,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是自由组合 |
C.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D.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 | B.类比推理法 | C.杂交实验法 | D.模拟实验法 |
下面各曲线图中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细胞内DNA含量或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其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人体精子、卵细胞的核DNA都是23个,其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的个数是
A.23 | B.46 | C.69 | D.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