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有关显微测微尺的使用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1)显微测微尺是测量微小生物体或结构的有效工具。经标定安装于16×目镜中的测微尺在低倍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6.71um,在高倍镜(40×)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1.68um。如果在16×目镜和40×物镜构成的视野中,蚕豆叶表皮气孔保卫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是12格,则该细胞的具体长度值是      微米;如果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则酵母菌在目镜测微尺上的长度约是         格。
(2)关于生物多样性。
1)野外调查小动物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       。下面是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该种方法调查某一池塘中鲤鱼的总数。先把白漆和红漆各标示100尾鲤鱼后放回池塘,一天后捕到100尾鲤鱼中有12尾白漆,18尾红漆,则水池中鲤鱼的总数约为            
2)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①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②如果上述四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代表羧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变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_________。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____________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____________对碱基和____________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以P表示正常基因,P异常基因)。

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下列研究。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回答问题:
A.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化的酵母菌,原因是
(2)如果在CaCl2溶液中形成的凝胶珠颜色过浅,说明
若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
(3)本实验所用的固定化技术是包埋法,而制备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

(4)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与直接接种酵母菌相比较有哪些优点?(说出两点)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基因组合
A、B同时存在
(A_B 型)
A存在、B不存在
(A_bb型)
B存在、A不存在
(aaB 型)
A和B都不存在
(aabb型)
鸡冠形状
核桃状
玫瑰状
豌豆状
单片状
杂交组合
甲:核桃状×单片状→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乙:玫瑰状×玫瑰状→F1:玫瑰状,单片状
丙:豌豆状×玫瑰状→F1:全是核桃状

⑴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在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只。
⑷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______。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之后,人们又去探究DNA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当时推测可能有如图A所示的三种方式。1958年,Meslson和Stahl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追踪由15N标记的DNA亲本链的去向,实验过程是: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DNA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均为15N—DNA(亲代),将含15N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子代I和子代Ⅱ)后离心得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如果与对照相比,子代I离心后能分辨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说明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则可以排除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如果子代I离心后只有1条中等密度带,再继续做子代Ⅱ的DNA密度鉴定:
①若子代Ⅱ离心后可以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
②若子代Ⅱ离心后不能分出中、轻两条密度带,则可以确定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能。
(2)他们观测的实验数据如下:梯度离心DNA浮力密度(g/ml)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结果与当初推测的DNA三种可能复制方式中的方式相吻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