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一对果蝇每代可以繁殖出许多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Ι.果蝇中有一种突变型,其翅向两侧展开45°。利用这种突变型果蝇和纯合野生型果蝇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
亲本 |
子代 |
组合一 |
突变型×野生型 |
突变型∶野生型=1∶1 |
组合二 |
突变型×突变型 |
突变型∶野生型=2∶1 |
若上述性状是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则由杂交组合一可知野生型为 ▲ 性性状,突变型的基因型为 ▲ 。在组合二中子代中出现的特殊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 ,请用遗传图解解释组合二的遗传过程(不要求写出配子) ▲ 。
Ⅱ.在一批纯合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突变体(H),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恢复为正常翅,这些个体称为回复体。若是由于基因H又突变为h,称为真回复体;若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称为假回复体,(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请分析回答:
(1)毛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 ▲ 以及HHRr。
(2)现获得一批基因型相同的纯合果蝇回复体,让这批果蝇与 ▲ 杂交,即可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若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为假回复体,请利用这批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设计杂交实验,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①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若 ▲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10分)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密闭实验装置,两组实验中所用器材完全相同,装置中A、B植物生长状现相同且质量相等,小烧杯中为足量CO2缓冲液,阀门1、2处于关闭状态。实验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不考虑光照对呼吸的影响),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实验,每隔30min测定一次,多次测量后得到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ADP、C3和C5中最先发生量的变化,其中的量会短时间增加。
(2)在测定两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需要对实验做出相应的调整是。
(3)乙图中光照强度为c时,相同时间内A植物制造的O2量比B植物(多/少)。当光照强度为d时,每日连续光照12h,一昼夜中B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用O2释放量表示)为mg,两植物的O2释放量的差值为mg。
下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用字母表示相关途径能量的数值。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
(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态系统依赖环境中的______能。用题干字母____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若已知上图食草动物相关能量为A2=410KJ、E2=210KJ、C2=130KJ,食草动物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有______KJ。正常情况下最多有_____KJ能量会流向下一营养级,食草动物前一营养级至少含有能量______KJ。
(3)判断以下几项能量大小关系,其中正确的是第_____项。(可能选项不止一项)
① A2=B2
②(B1-B2)>(A2-E2)
③ B1=C1+D1+B2
④ B1〉(B2+B3)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程度较_____,恢复力稳定性较____。
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图解;图乙表示此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中碳循环流动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若图甲中A是唯一的生产者,请写出图甲中不该有的箭头两端的字母__________ 。过程A→B和A→C,碳元素分别以的形式传递。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能将碳从生物群落引向无机环境的是_______(用图甲中的字母作答),甲图中的D→C在乙图中可表示成 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作答)。
(3)图甲中存在的食物链有________条。其中能为E提供相对较多能量的食物链含_____个营养级。图乙中表示消费者通过捕食摄入碳元素的过程是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作答)
图甲表示一座人工水库生物类群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食物网中反映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若只考虑营养级最高的情况,该食物网的消费者最高营养级是第_____营养级,此时该消费者是____级消费者。
(2)如果突然遭受了某种化工污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其他植物、动物不受影响,已知贝类主要捕食藻类,那么短期内藻类的数量将________,水草的数量将_______。(增加或减少)
(3)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某项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紫茎泽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下表表示紫茎泽兰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展,形成的三类样区及每个样区中的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物种类别数统计结果(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对群落交错区的小毛茛(一种本地优势植物)与紫茎泽兰的数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的数量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右下图。
(1)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宜采用_________法。从表中数据可知,紫茎泽兰对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影响________。(显著或不显著)
(2)紫茎泽兰能通过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并招来其他植物的天敌,这反映了种群间通过信息传递调节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毛茛与紫茎泽兰竞争处于相互抑制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作答)。最终占据优势的植物是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了随着时间推移,生物群落的_______演替(初生或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