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二年(1050),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范仲淹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城粮食爆满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回答26-27题。范仲淹“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范仲淹“荒政三策”条条奏效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创新就要破除一切陈规陈说
③坚持量的积累,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十七届四中全会2009年9月在北京召开。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 B.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
C.加强党的行政领导的要求 | D.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需要 |
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似的价值取向 |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选择 |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
2009年11月19日,电影局召开通气会,就近期关于电影《阿童木》虚报票房从1700万元人民币到4000万元人民币一事进行了说明,在会上《阿童木》的发行方光线影业向媒体和公众道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电影《阿童木》的出品方为了“炒作”而不顾实际,用虚报票房来吸引观众。这是侵犯消费者利益、败坏行业形象的行为。这种现象是()
A.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
B.片面追求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表现 |
C.大众文化的普遍特征 |
D.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客观需要 |
电影《阿童木》是日本作品、美国导演、中国技术的共同产物。电影《阿童木》的制作
①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促进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④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09年7月22 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文件的出台。是对我国软实力经济的加速提升,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但各国各族人民不会因为同住“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 |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