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共中央重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是因为
A.党和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
B.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宗旨 |
C.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D.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浪费能源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危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浪费能源进行法律制裁,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认可。社会大众对处罚浪费能源的认识( )
A.看到![]() |
B.忽略了量的积累会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 |
C.正确地认识了质变对事物发展的意义 |
D.反映了意识对实践![]() |
在防治禽流感的过程中,人们对禽流感从恐慌到镇定、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了解它的一些变化规律,破解它的基因图谱,同时纠正了一些对禽流感的错误认识。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D.实践决定认识 |
2006年7月8日,《人民日报》新农村宣传报道研讨会在徐州召开,与会人员认为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已经展开,使命在我们肩头,新闻在我们身边,笔在我们手中。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就会有新的发现,就有写不完的新闻。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要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C.人民群众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迭 |
D.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农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