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则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两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

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8月5日,中国首批“诚信身份证”——《人才国家公信进程证书》在青岛首发,这意味着中国诚信社会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强诚信社会建设是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形成和谐文明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中华民族具有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下列名言能够反映这一民族品格的是
①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2010年9月10日,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聚集苏州穹窿山,拉开了《孙子兵法》系列活动的帷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孙子兵法》成书于2500年前,下列对当时中华文化发展状况认识正确的是

A.统一的民族文化得到发展
B.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逐渐形成
C.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
D.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军事文化史上的瑰宝,采中国百家之长兼收并蓄了许多优秀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孙子兵法》
①显示出中华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 ②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③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④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

A.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