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一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金融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央行增加西部地区再贷款(再贴现)限额,支持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据统计,西部地区限额在全国限额的所占比例从2004年的22.63%提升到2009年6月的27.27%。这说明银行()
①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②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
③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④调节货币市场流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假定债券市场上一年期债券的利率有2.25%,2.50%和3.0%三档。一般来讲,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
| A.政府、工商企业、金融机构 | B.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 |
| C.金融机构、政府、工商企业 | D.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 |
公民参加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获得利息为目的的②都是个人投资行为③都是针对风险本身④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从银行产生的过程来看,它的主要作用是()
| A.存款、贷款 | B.货币兑换 | C.信用中介 | D.转账结算 |
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逐渐成为实现家庭成员“老有所靠、老有所养、自主养老”的一种重要理财方式。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 A.可以有效地调节货币流通 |
| B.其费用大多由个人、企业及政府共同负担 |
| C.可以为人民生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
| D.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