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某将领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后感叹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该材料直接说明了
A.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 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必要的 |
C.北方社会局势非常稳定 | D.洛阳城的繁华、富庶 |
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据你推测,以下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经济凋敝 | B.土地革命,国家稳定 |
C.人民公社,信心膨胀 | 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
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C.都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