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材料中的“元旦”指的是
A.公历元月一日 | B.阴历正月一日 | C.阴历正月十五 | D.阴历三月一日 |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
C.中央集权的加强 |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执行。这位皇帝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 B.唐玄宗 |
C.宋太祖 | D.明太祖 |
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宋代三司制 | B.唐代三省六部制 |
C.明代内阁制 | D.清代设军机处 |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有( )
①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②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③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④明太祖在地方设“三司”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宗法制 | D.宗法制和郡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