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L的分子式为C3H6O2,水解后得到一元酸M和一元醇N,已知M和N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M具有还原性 | B.M中没有甲基 |
C.M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40% | D.L具有还原性 |
将1 mol A(g)和2 mol B(g)置于2L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B(g)C(g)+D(g),并达到平衡。C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I中曲线b所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II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在第4秒钟达到化学平衡状态,0~4秒内,以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225mol·L-1·s-1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7.3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均![]() 则:c(CH3COO-)<c(CH3COOH) |
B.浓度![]() c(H+)=c(OH-) + c(NH3·H2O) |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小苏打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 c(H+)=c(CO32-)+ c(OH-) + c(HCO3-) |
D.用pH=3的HCl溶液滴定10 mL pH=11的氨水,达到滴定终点用去盐酸的体积小于10 mL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a图b图c图d
A.图a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b中曲线表示反应2A(g) + B(g)![]() |
C.图c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
D.据图d,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NO—2的水溶液中:Na+、Fe2+、SO2-4、H+ |
B.在pH=12的溶液中:ClO—、S2-、Na+、K+ |
C.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 NH4+Na+SO42-Fe3+ |
D.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中:K+、C6H5O—、Cl—、CH3COO—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