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部分 |
| B.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提高综合国力 |
| C.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
| D.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
新华社电:首届东亚峰会在吉隆坡举行。温家宝总理在东亚峰会上发表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演讲。中国主张“包容”实质上是()
| A.主张世界的多样性 | B.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 C.实现经济全球化 | D.各国团结在联合国的旗帜下 |
中俄关系近几年发展迅速,势头较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声明的提出、履行将()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②有利于深化两国在国际领域的战略协作③有利于促进国际形势的健康发展④有利于促进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这是指()
| A.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
| 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
| C.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成为敌手 |
| D.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涵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 A.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 D.严寒的冬天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
| A.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
|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