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分子 |
B.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
C.正常细胞中的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
D.细胞质中有ATP的分布,细胞核中无ATP的分布 |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B.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
C.细胞癌变是细胞不断增殖的结果 |
D.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消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既可作催化剂,某些情况下也可作为另一化学反应的底物 |
B.酶具有提高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
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拟核区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 |
B.作为生产者的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没有叶绿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
D.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
B.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
C.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活动能力较弱,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D.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不能减少实验误差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