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变形书写,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混合在50——60℃时,会发生脱水生成CO;乙醇(CH3CH2OH)与浓硫酸混合在170℃时脱水生成乙烯(C2H4或CH2=CH2),则草酸HOOC—COOH与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脱水会生成
| A.CO | B.CO2 | C.CO和 CO2 | D.C2O3 |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
| 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
| 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 |
| 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6H+-18e-=C3H8O+4H2O |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 |
| B.加入10mL盐酸时:c(NH4+) +c(H+) = c(OH-) |
| 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 |
| D.加入20mL盐酸时:c(Cl-) =c(NH4+) +c(Na+) |
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
|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
|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
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
| 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
| 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 步骤 |
![]() |
![]() |
|
| 现象 |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触后,其表面产生红棕色气泡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