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
材料二、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9亿人参与,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其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90%的商品将于2015年实现零关税。
⑴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对消费者、企业和国家有何积极意义?
⑵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
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这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因为他懂得()
①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②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①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量变会引起质变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