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
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
②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
③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④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兰萨罗特岛
A.热带雨林广布 | B.淡水资源丰富 | C.地热资源丰富 | D.受暖流影响大 |
图示大陆部分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
A.水源短缺 | B.光照弱 | C.热量不足 | D.冻土广布 |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农作物可能是
A.小麦 | B.棉花 | C.大豆 | D.水稻 |
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充足 | B.生长周期长 | C.土壤肥沃 | D.机械化水平高 |
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下降 | B.市场需求量降低 |
C.农业科技进步 | D.城市化水平提高 |
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城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欲使直径为 0 .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0.1cm/s | B.0.5cm/s | C.0.7cm/s | D.30cm/s |
表中 P 、 Q 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 | B.搬运堆积 | C.侵蚀堆积 | D.搬运侵蚀 |
.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等高线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 | B.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
C.年降水量甲比乙少 | D.冬季降水量甲比乙多 |
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受寒流影响,乙受暖流影响 |
B.甲终年受西风影响.乙终年受副高影响 |
C.甲海拔比乙低 |
D.甲处于盛行风背风地带,乙处迎风地带图 |
左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出比重图,右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图中可知,1995——2010 年河南省
A.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 |
C.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 |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 |
关于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
B.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 |
C.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当,说明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 |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