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洪水 |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ab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 B.甲处河流向南流 |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
下表为三江海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量和保持量,表中的“潜在侵蚀量”, 为完全没有植被时的理论侵蚀量,土壤保持量为潜在侵蚀量与现实侵蚀量之差。表中对各生态系统同时列出了的总量(单位:104t/a)与单位面积量单位:t/hm2·a )。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高寒草甸土壤保持总量最大是因其土壤保持能力最强 |
B.高寒草原现实侵蚀量最大是因其分布面积最大 |
C.高寒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现实侵蚀量最小说明面积最小 |
D.沼泽的分布面积约为灌丛面积的两倍 |
三江源水平带谱自东向西的一般分布规律为
A.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荒漠 |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山地森林 |
C.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 |
D.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
读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要素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企业劳动力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 |
B.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差异悬殊 |
C.甲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 |
D.乙工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 |
下列地区工业发展道路符合由甲类向乙类转变的是
A.珠江三角洲 | B.辽中南地区 | C.鲁尔工业区 | D.“硅谷” |
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l :向东倾斜 2 :向南倾斜 3 :向西倾斜 4 :向北倾斜 5 :平坦不倾斜
a :海拔 400 ——499 米 b :海拔 300——399 米
c :海拔 200——299 米 d :海拔 100——199 米 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某国家沿海地区及夏季某日气象资料统计图。 20 世纪对半叶,该国东北部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 20 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工厂大童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据此回答下列各 题。图中甲城市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热带草原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20 世纪中后期,该国东北部“锈带”形成的原因是
① 环境污染严重 ② 工业结构单一 ③ 交通闭塞 ④ 劳动力不足
A.① ② | B.① ③ | C.② ④ | D.③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