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 Ⅲ和Bgl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切割出来的DNA片段可以互补配对的是( )
A.BamHⅠ和EcoRⅠ | B.BamHⅠ和 Hind Ⅲ |
C.BamHⅠ和BglⅡ | D.EcoRⅠ和 Hind Ⅲ |
(上海卷.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1/16 | B.2/16 | C.5/16 | D.6/16 |
(上海卷.20)A、B型血友病分别由于凝血因子(VIII和IX)缺失导致。图6显示了两种凝血因子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位点。一对健康夫妇(他们的双亲均正常)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患有色盲和血友病,一个患有血友病,一个患有色盲,一个正常。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母亲体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位点最可能是()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 |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
(浙江卷.6)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
(山东卷.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I-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
D.若II-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