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虎年,为筹备“虎跃龙腾闹新春”为主题的春晚节目,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于近日考察了民权县王公庄“画虎村”,挖掘虎文化,并有意邀请“民权虎”上春晚舞台。王公庄的“虎”产业也随着虎年的到来更加“虎虎生风”。据此回答32~35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要突出2010年春晚主题,推动中国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总导演金越及策划人员应做到
①立足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奏响主旋律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王公庄“虎”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要把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据2010年1月7日《南方日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本是福建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经过努力变成了创新跨越的一年,补长了自主创新的“短板”,创新经济效益指标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位居全国首列。这告诉我们的辩证法道理是
A.人可以能动改造客观世界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画虎村”的哲学依据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C.物质决定意识 |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十一五”(2006—201O年)期间广东省“节能减排”情况
项目 |
2008年完成数量 |
比2007年下降 |
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 |
113.59万吨 |
5.58% |
59.4%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96.36万吨 |
5.28% |
81.5% |
注1: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考核结果显示,2008年广东每万元GDP消耗0.715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9%,全国第二低。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2009年8月9日在广州举行的亚洲能源论坛上,广东省政府负责人表示:广东是世界上能源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又是能源匮乏的地区,是未来亚洲地区新能源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广东下一步将大力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进一步提高我省清洁能源利用比重。目前,在建风电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到2020年全省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400万千瓦。
阅读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广东省“节能减排”的进展情况。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你觉得消费者和企业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方面可有哪些作为?
(3)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现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艺术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世所罕见。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疆各种演出团体不断跨越天山,走向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使以木卡姆艺术为代表的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也正因为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才显得雍容磊落、气象万千。
材料二:2 009年8月25日,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的沧桑巨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暴力犯罪。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有人认为,“只要政府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利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就能实现民族的大团结”,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庄子在《吕氏春秋·必己》中说:“成则毁,大则衰,廉则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下列选项与题中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②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④人勇若怯,人智若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
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神奇的魔术表演受到观众的热捧。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 |
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抢救落水少年,以3命换2命,他们的行为在打动了千万人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置疑。面对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我们应该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将文化发展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