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一些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民主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16、17题。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 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 | B.中体西用的观点 |
|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 D.还政于民的主张 |
图5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下关于孙中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推翻清壬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
|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
|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
|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 |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 汽车 |
1886年 |
1901年 |
1928年 |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A. 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B. 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 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
D. 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 A.电报电信业 | B.水运业 | C.航空业 | D.铁路运输业 |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 B.街上路人互行握手鞠躬礼 |
|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 D.观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政府积极顺应潮流改革服饰 |
| B.民国时期洋装盛行取代了传统服饰 |
|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兴起不缠足运动 |
| D.辛亥革命以后准许百姓自由剪发 |
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的话说明了()
|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
| 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 |
| C.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 |
| 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