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龚氏世耕谷升之里,至春所公,始读书为儒。公名大器,为诸生时,即拓落有大度,人稀见其喜愠之色。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公于于然,略无几微侘傺。性舒缓,善诙谐,虽至绝粮断炊,犹晏然笑语。其发奇中,令人绝倒。或横逆之来,人大不堪者,公受之怡然,旋即忘之,不复省忆也。
为诸生,屡试皆高第,而连踬场屋① 。凡应试者,多先榜归。公独徐徐候榜出,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失意者或藏匿避人,公独与得意人无异。岁以为常。至四十余,始举于乡。赴公车,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曰:“公即当谒《广文选》,迁一老别驾②足矣,何得同我辈上春官③乎!”公笑而谢之。如此者数四,竟笑而谢之,无忤也。然公即以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嗣后佐广西、江西、浙江、南直隶藩臬,为河南布政使。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公不为苛清矫激之行,又素俭,所得禄入,自营产业之外,分给族人。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
公以藩长致政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迅疾而下,中有一老翁踞胡床,指麾江山,旁若无人。互相猜疑,逼视之,则公也。舟已近,公于舟中大呼曰:“何为遂弃老子耶!”登洲,即于洲上舞拳数道,以示勇。诸人皆大笑极欢,至深夜乃归。各分韵记游,公归,诗已成,即于灯下作蝇头细字书之。明日黎明,遣使持诗遍示诸人。俱以游倦晏起,不得一字,皆大笑。(节选自袁中道《龚春所公传》,有删改)
注释:①连踬场屋:科考接连受挫。②别驾:官职名。③春官:礼部,上春官指上礼部考试。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发奇中,令人绝倒绝倒:极为佩服 | B.同事者以年老慢易之易:轻视 |
C.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烂:光鲜亮丽 | D.俱以游倦晏起晏:安逸 |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
|
A.家酷贫,舌耕犹不给,环堵萧然。 (春所公)家境极其贫寒,(他)教书可生活还是难以为继,家徒四壁。 |
B.阅罢,徐徐看新孝廉赴宴,买贤书数册,然后束装。 (春所公)阅榜后,安然地看着新晋孝廉去赴宴,又买了几本好书,然后收 ![]() |
C.皆平易近民,所之号为“龚佛”。 (春所公)总是平易近人,所到之处他都被称为“龚佛”。 |
D.居家时闻政有不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 |
闲居时听到不利于百姓的政令,春所公就去官府控告邑长令,言辞很是激烈直率。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所公性情从容,为人大度,别人待他横暴无礼,他也泰然受之。 |
B.春所公质朴节俭,乐善好施,把所得俸禄,全部都用来接济百姓。 |
C.春所公工于写诗,很有才情,游罢石洲,分韵记游之诗已完成。 |
D.春所公年过七旬仍童心未泯,和晚辈诗词唱和,同嬉同游,其乐融融。 |
.苏东坡北归
东坡①还至庾岭②上,少憩村店。有一老翁出,问从者曰:“宜为谁?”曰:“苏尚书③。”翁曰:“是苏子瞻欤?”曰:“是也。”乃前揖坡曰:“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笑而谢之,因题一诗于壁间云:“鹤骨霜髯心已灰④,青松夹道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注释](D东坡:苏东坡,即苏轼。曾贬官至惠州、儋州(今广东、海南一带)。②庾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广东交界处。③苏尚书: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故称苏尚书。④鹤骨霜髯(rán)心已灰:这是苏轼形容自己的形态与心情。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从②揖③题
2.翻译:
①少憩村店
②官为谁
③我闻人害公者百端
④是天佑善人也
3.理解:“曾见南迁几个回”的正面意思是什么?
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①,犯法当②死。文姬③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④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⑤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⑥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⑦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①屯田都尉:职官名称。②当:判决。③文姬:蔡文姬。④使驿:使者。⑤文状:文书。⑥明公:对曹操的敬称。⑦原:原谅,此指赦罪。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诣_________②徒_________③厩_________④虎士_________
2.翻译:①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②诚实相矜;③济垂死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
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
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
炳烛而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 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暮②安敢③善
2.翻译: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薛奎识范镇
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④,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宋史•范镇传》)
[注释] ①范镇:宋朝人。②绾(wǎn):留。③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④伟人:不平常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俾_________②益__________③退__________
④趋_________⑤逾_________
2.翻译:①薛奎守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还朝,载以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以文学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