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 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C.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D.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8—1985年,苏联的GDP处于负增长,苏联经济发展逐渐滞后的主要原因有()
①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②社会矛盾丛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③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④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65年,据林肯总统的指令,格兰特将军仁慈地对待了他的敌人,当他听到军营外欢庆的礼炮声,立即命令停止放炮,严肃地说:“这并不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只是一个停止杀戮的日子。从现在起,叛乱者又是我们的同胞了”。这样宽待叛乱者()
①从心理上大大消除了叛乱者的敌意②十分有助于美国政治稳定,国家统一
③是对叛乱者最好的宣判书④是林肯尊重人权、依法治国的典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75年,邓小平提出:落后国家要赶上先进国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为了扩大引进,就要扩大出口,出口产品要从农副产品进一步扩大到工矿产品,引进技术,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补偿贸易等。这反映了()
①邓小平已找到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好办法;
②国际关系的变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
③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包括了对外积极交流的思想;
④文革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49年,面对中国国情,毛泽东曾感慨地说:“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保护和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有()
①保护富农②合理调整工商业③改造工商业④稳定物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1922年,陈独秀写成《对于现代中国政治问题之我见》中说:中国经济包括三个部分,内地乡村的家庭农业,各城市的手工业,沿海沿江近代资本主义式的工商业。帝国主义的侵略,及本国军阀的扰乱,不但农民破产,手工业被外国机器制造品所毁灭,而且新兴的工商业,也不能够发展起来和外国竞争。这说明了()
①陈独秀已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国情;
②中共已逐步认清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③中共党人已有明确的社会发展目标;
④民主与科学始终是陈独秀的思想精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