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合肥市某中学学生王某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十字路口,但是,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和交通护栏,常常发生交通事故。为此,他找到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在人大代表的督促检查下,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设置了红绿灯和交通护栏,使这条“要命路”变成了安全道。
(1)上述材料中,该同学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
(2)你认为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反映这一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对欧洲进行了访问。温家宝总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进行了会晤,双方都表示主张促进贸易便利化。    
材料二: 2月2日 温家宝总理与英国首相布郎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要凝聚合作力量,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评价中欧关系。

 2009年4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医改,新方案  
同学们了解到,2006年6月,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专题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8年9月底形成《意见(征求意见稿)》。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不少好的意见被吸纳进新医改方案中来.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医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试分析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政治学依据。  
  
  
新目标,新理念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 (《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这样的理念.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  
  
  
新内容.新实惠  
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将新医改的主要内容绘制成下图:  
        
  
  
  
  
(3)请从上图中选择三点内容,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解读其意义。(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就业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是毕业生人数多,去年是559万,今年是610万。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订了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如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    
材料2:据有关部门透露,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1)结合材料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国家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2)分析材料2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观点?(13分)

(2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广东H市市委书记做客“惠民在线”论坛,利用网络工具问计、问政于民,给市民参与民主决策带来便利。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各部门对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进行严肃处理。  
材料二:对青少年上网问题,有下述两种观点:  
观点A:“让孩子一直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选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1)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简要说明国家重视健康网络文化建设的依据。
(2)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分析材料二。

分析论述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2009年8月4根据枣庄市委组织部、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财政局、枣庄市人事局、枣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枣庄市2009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通知》,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基本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志愿到基层工作;身体健康。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录用。
材料二:2009-6-2海南特区报,海南省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增强劳动者的创业意识,鼓励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通过制定鼓励投资农业、农村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各种资源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科技培训,使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尽快实现再就业。
材料三:2009年7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青海省调研学习实践活动和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他指出,要认真研究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在基层的战斗力、凝聚力,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夯实组织基础。
(1)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2)运用经济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有何启示?
(3)结合材料三谈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