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各部蒙古,一心归之。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其呼土克图之相袭,乃以僧家无子,授之徒,与子何异,故必觅一聪慧有福相者,俾为呼必勒罕。幼而皆习之,长成乃称呼土克图。……孰意近世其风日下,所生之呼必勒罕,率出一族,斯则与世袭爵禄何异?予意以为大不然。……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土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去岁廓尔喀之听沙玛尔巴之语,劫掠藏地,已其明验。虽兴兵进剿,彼即畏罪请降,藏地以安,然转生之呼必勒罕出于一族,是乃为私。佛岂有私,故不可不禁。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兹之降廓尔喀,定呼必勒罕,适逢时会,不动声色以成之。去转生一族之私,合内外蒙古之愿,当耄近归政之年,复成此事,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予幸在兹,予敬益在兹矣。
——乾隆亲书《御制喇嘛说》石碑文
材料二 1995年,国务院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3名男童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候选对象的请示》的批准书:
国务院同意3名男童作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候选对象,按历史定制,适时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由国务院派员主持金瓶掣签,认定转世灵童真身一名,再报国务院批准,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以昭大信。此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时期金瓶掣签制度确立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维护民族团结在西藏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利:(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个人或事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利,即制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定其职责。尚书省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中书省负责整理各级上报的奏章,并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权封驳奏还。尚书省负责执行中央政府的各项政令,“事无不总”,它下辖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有司职。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形成了严密、完备的体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请回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背景、影响、本质三个方面有何不同。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五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2)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共8分)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四“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五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问题:(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与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康有为“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3)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
(4)材料五与材料三四相比有何变化综合材料三四五,说明你对党章修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