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表示某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有关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据图甲分析,葡萄糖经①⑨过程生成酒精而不是乳酸的原因是
。⑥过程的名称是 。
(2)若乙表示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相关代谢变化,当其处在A→B阶段时,请写出此时细胞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3)丙图是在丁图m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限制丙图C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至少2点)。丙图两曲线的差异是由植物本身的 决定的。
(4)丁图是在丙图C点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丁图中两曲线后段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5)试提出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光能的一种措施: 。
(6)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的研究得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丙图所示阳生植物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为 u mol。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检测计数。请回答:
装置编号 |
A |
B |
C |
D |
|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
10 |
10 |
5 |
5 |
无菌水/mL |
- |
- |
5 |
5 |
|
活化酵母菌液/mL |
0.1 |
0.1 |
0.1 |
0.1 |
|
温度(0C) |
25 |
10 |
25 |
10 |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探究的课题是。
(2)分析此实验中无关变量有 。(至少列举2个)
(3)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可采用法,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需振荡试管,目的是。
(4)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
(5)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的清洗方法是。
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 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点上。
(1)图中A、B、C、D四块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情况为。
(2)若给你一些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并利用上述有关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3)若把甲组放在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光照保持不变,则生长素的含量状况为AB。
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包括病人)共计379348例,80%集中在20岁-40岁,其中病人13万余例,死亡6.8万余例。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组成。
(2)由图可知HIV主要攻击人的细胞,其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 。
(3)有研究表明,HIV有100多种形态,众多变异类型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结果,也是目前研制HIV疫苗的主要障碍。
(4)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图解
你认为控制HIV产生新个体的最佳环节是上述_________。(填序号)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 | B.蚊虫叮咬传播 |
C.血液传播 | D.母婴垂直传播 |
E.握手、共同用餐、同池游泳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