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2009年7月9日,川、陕、渝三省市在重庆共同签署“西三角经济圈”工商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序幕已经拉开。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他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 中国部分区域地图(见图18)
(1)在图上用直线连接三个城市,并用斜线表示出“西三角”大致范围。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3)说出西安和成都两城市共同的产业特点,并分析重庆与西安、成都两城市产业的互补性。
(4)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请说出三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1)海南岛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A光照水源 B.热量 光照 C.降水 热量 D.热量 水源
(2)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外,海南还有________________,新疆还有________________。
(3)新疆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_;海南的河流补给水源来自 _____;
(4) 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气温日较差比沙丘地区________。
读香港主要工业占进出口总值比例变化图
(1)从总体趋势看,香港的工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
(2)图示的变化反映了香港工业由密集型向密集型转变的趋势。
(3)香港工业占其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4年的24.3%迅速降至1994年的9.2%,主要原因有( )(双选)
A.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
B.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
C.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
D.政府限制工业原料进口 |
读“某区域发展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图中所示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
、。
(2)一般来说,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该地_______________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区域发展的中期,_____________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在区域发展的晚期;三大产业的比重由大到小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和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1993年________________引发粮食危机紧 急情况的次数大于________;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1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3)材料2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点是 。
(4)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
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超过发展中国家(2000年)的平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