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1822年谷物法修正为价格在每夸特70-80先令间可以进口谷物,而当时国内平均粮食价格只有44先令。该法案引起极大争议,除土地所有者支持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强烈反对。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法案在议会通过。对此,当时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最可能的反应是
A.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伟大胜利 |
B.生产成本肯定会下降,发财的日子到了 |
C.面包要便宜了,我们的日子会好过点了 |
D.靠高价卖粮、出租土地赚钱的好日子到头了 |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的依据是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 D.中国人民主要任务的变化 |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 B.宗法制 |
C.察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
高一(2)班在暑假旅游时,见一旅游景点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 B.唐尚书省 |
C.明朝内阁 | D.清军机处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组镜头:安徽某地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 B.元朝 | C.明朝 | D.清朝 |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 B.分封制、行省制 |
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 D.郡县制、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