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
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有丝分裂的表述,其中确切的是()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
B.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复制后也进行联会 |
C.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后期 |
D.染色体完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立刻加倍 |
右面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人类秃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基因杂合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正常;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染色体遗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先天性夜盲症由隐性基因控制,Ⅱ—7的致病基因来自I—4 |
B.I—1和I—3基因型都不能确定. |
C.Ⅱ—8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个夜盲基因 |
D.Ⅱ—6和Ⅱ—7的儿子既秃顶又夜盲的概率是1/4 |
以下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对细胞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为纤维素,则该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
B.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
C.若为抗体,则该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D.若为水解酶,则该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
加勒比岛安乐蜥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
B.岛上所有安乐蜥的全部肤色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以下关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加速着丝点的断裂 |
B.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 |
C.解离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 |
D.低温处理后,根尖中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64条染色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