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神经中枢 |
B.刺激b点,能发生兴奋的有a、b、c、d、e、f、g、h |
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的受体 |
D.分别在a、f、g、h、b处给予刺激,微电流计不发生偏转的只有g和h |
下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 |
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 |
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 |
D.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 |
科研人员研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l(rhGLP-l )对大鼠血糖浓度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 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前大鼠均饥饿12小时),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hGLP -1具有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
B.rhGLP-1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浓度 |
C.从图甲可知,0-20minrhGLP-l对胰岛素分泌的促进作用小于葡萄糖的促进作用 |
D.从图乙可知,0-20min时间内血浆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最高的为A组 |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强(即光照强度)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 |
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 |
C.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D.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 |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减弱,C5含量将增加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
对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