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苏格兰科学家在一群小鼠中偶尔发现了一种全身无毛小鼠(称作裸鼠)。该鼠生长不良,繁殖力低下,易发生严重感染;1968年科学家对裸鼠进行解剖时发现,
裸鼠体内胸腺缺失;通过杂交实验发现:裸鼠×正常鼠→正常鼠(F1),而F1个体间自由交配后代(F2)中裸鼠大约占1/4,并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裸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 |
B.裸鼠易感染疾病的原因可能与它特异性免疫力差有关 |
C.裸鼠性状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D.F2正常鼠中与亲代正常鼠基因型相同的几率为1/4 |
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PH对酶活![]() |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
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颤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B.高等植物细胞内能进行产酒精或乳酸的生理过程 |
C.衣藻的光合作用及有氧呼吸产生ATP均在膜上完成 |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DNA复制与转录 |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
B.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
D.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会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的酒精 |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