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显示河流及养猪场的位置:
在沿河的ABCD四处地点收集了水样本/经分析后,其结果以下列条线图显示:
(1) 点的细菌种群最大,原因是 。
(2)地点A和地点B溶解氧浓度差别的原因是 。
(3)氨在地点B至D浓度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4)试根据题(3)的答案,提出由地点B至D,藻类种群的大小有何改变?并解释原因。
。
(5)若养猪场仍留在原处,试提出一个方法以减少它所引起的水污染。 。
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 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_____染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lOO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_____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_____。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 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I.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______,共ll天。同时在第8至ll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II.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____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______。
(8 分)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 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2•a)。
植物 |
田鼠 |
鼬 |
||||
固定的太阳能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摄入量 |
同化量 |
呼吸量 |
2.45×1011 |
1.05×109 |
7.50×108 |
7.15×108 |
2.44×107 |
2.25×107 |
2.18×107 |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 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0 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 20 只,其中有标记的 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5%用于自身的,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 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试回答:
(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_______。
(2) 现有一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
①在人工控制的20℃~25℃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甲。
②在________期,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乙)的雄蕊,并套纸袋。
③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__________________,并套袋。
④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________温度下种植,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果预期: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杂交后代_______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下图为某家庭有关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两病(肤色由A、a决定,色觉由B、b决定,圆圈代表女,方框代表男,带阴影的为患者)。请据图回答:
(1)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图判断,Ⅱ4患病。
(2)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3) Ⅲ12的基因型是或;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概率是。
(4)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5)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活动中,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高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某种植物(雌雄同株、闭花授粉)野生型为扁茎、缺刻叶。如图为种群中甲植株的一个A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一个B基因(缺刻叶)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甲植株基因突变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C-G被替换,从而改变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2)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 a基因与B基因的关系是。
(3)野生型植株基因型为,若a基因和b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表现型分别为、。
(4)为了获得供观赏的圆茎、圆叶品种,将甲、乙杂交获得子一代(F1),再让子一代自交获得子二代(F2)。子二代(F2)中圆茎圆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